例行、检查试验

激励端:黑色(输入)
响应端:红色(输出)

绕组形式接线方式
激励端O,响应端A
激励端O,响应端B
激励端O,响应端C
激励端A,响应端B
激励端B,响应端C
激励端C,响应端A
激励端A,响应端B
激励端B,响应端C
激励端C,响应端A
激励端A,响应端X
激励端B,响应端Y
激励端C,响应端Z

XD2801C型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
接线:
1、有载调压绕组Y型接线有中性点
①将黄、绿、红、黑四个线夹分别夹在变压器的A、B、C、O或(Am、Bm、Cm、O)上。
②用短接线将变压器电气独立的其他侧绕组短接并接地
2、有载调压绕组Y型接线无中性点
①将仪器面板上的C相电源设为“负”
②Y无中性点测量,每次测量其中两相,另一相作为中性点,仪器面板接线端,A、B相选其中一相,C相必须接。
③以测量A、C相为例,将黄、绿、红三个线夹分别夹在变压器A、B、C或(Am、Bm、Cm)上,仪器面板接线为黄线接A相端口,红线接C相端口,绿线接O相端口
④用短接线将变压器电气独立的其他侧绕组短接并接地
注意:
①变压器电气独立的其他侧绕组必须短接并接地
②触发灵敏度等级为10级,等级越高,灵敏度越高。一般情况下,灵敏度设置为5级
③当三相波形较乱时,可能是其中一相接触不良,此时应分相测试
④对于长时间未动的分接开关,测试前应多分合几次

项目标准
绕组直流电阻

①相间的差别,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%(警示值)。
②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%

③同相初值差不超过±2%(警示值)
绕组绝缘电阻①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,与初值相比无显著下降

②吸收比≥1.3 或极化指数≥1.5或绝缘电阻≥10000 MΩ

绕组介损①20℃时的介质损耗因数:

35kV及以下:≤0.015(注意值)
110(66)kV~220kV:≤0.008(注意值)

②绕组电容量:与上次试验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
套管绝缘电阻

①主绝缘:≥10000MΩ(注意值)
②末屏对地:≥1000MΩ(注意值)

套管介损①电容量初值差

不超过±5%(警示值)

②介质损耗因数

220 kV:主绝缘不大于0.008
110 kV:主绝缘不大于0.01
聚四氟乙烯缠绕绝缘:≤0.005

铁心、夹件绝缘电阻①以前试验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

②≥100MΩ(新投运1000MΩ)

有载分接开关检查
过渡电阻

①过渡电阻阻值与初值比较偏差不大于±10%

触头接触电阻

①不大于500μΩ

项目标准
SF6断路器
回路电阻①≤制造商规定值(注意值)

见附录:断路器回路电阻

真空断路器
绝缘电阻

①≥3000 MΩ且没有显著下降

回路电阻

①初值差<30%

见附录:断路器回路电阻

项目标准
绝缘电阻

①一次绕组:>3000MΩ
②末屏对地(电容型) :>1000MΩ(注意值)

介损

①电容量初值差不超过±5%(警示值)

②介质损耗因数

220kV:不大于0.008

110kV:不大于0.01

聚四氟乙烯缠绕绝缘:≤0.005

项目标准
电磁式电压互感器
绕组绝缘电阻

①一次绕组: 初值差不超过-50%(注意值)。
二次绕组: ≥10MΩ(注意值)

绕组介损

①≤0.02(串级式)(注意值)。
≤0.005(非串级式)(注意值)

电容式电压互感器
分压电容器试验①极间绝缘电阻(注意值)

≥5000MΩ。

②电容量:

初值差不超过 ±2%(警示值)。
一相中任两节实测电容值差不应超过5%

③介损:

≤0.005(油纸绝缘)(注意值)

≤0.0025(膜纸复合)(注意值)

项目标准
直流1mA 电压(U1mA)及在0.75 U1mA下泄漏电流测量

①U1mA实测值与初值差不超过±5%且不低于GB 11032规定值(注意值)
②0.75U1mA泄漏电流初值差≤30%或≤50μA(注意值)

底座绝缘电阻

≥100MΩ

计数器功能检查①功能正常(检查完毕应记录当前基数)
项目标准
绝缘电阻

①≥2000MΩ

电容量①电容器组的电容量与额定值的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:

3MVar 以下电容器组:-5%~10%
3~30MVar电容器组: 0%~10%
30MVar 以上电容器组: 0%~5%
②任意两线端的最大电容量与最小电容量之比值,应不超过1.05
③当测量结果不满足上述要求时, 应逐台测量。单台电容器电容量与额定值的相对偏差应在-5%~10%之间,且初值差不超过±5%

项目标准
串联电容器

①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2500MΩ
②电容量与出厂值的差异不超过±5%

③更换的新电容器的电容量以及更换后整组的电容量, 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
阻尼电抗器

①在相同测量条件下,线圈电阻的初值差不超过±3%
②在额定频率下, 电感量的初值差不超过±3%

型式规定值厂家
真空断路器
10-VPR-32C(D)-V≤45μΩ西电三菱电机
3AE1164-2≤36μΩ上海西门子
3AH3305-2≤30μΩ西门子(杭州)
CSIS121231TD222721W≤45μΩ贵州长征
EVH1A-12/T1250-31.5≤45μΩ中国长城电工天水长城
HVX12-40-31E275≤25μΩ阿海珐输配电华电开关(厦门)
MVB12T3131D22P27W≤25μΩ厦门华电
NPV-12/1250-31.5≤40μΩ、≤45μΩ江苏南瑞帕威尔
NPV-12/4000-40≤25μΩ江苏南瑞帕威尔
OHB-40.5/1600-25≤35μΩ厦门ABB
VB5-12/1250-25≤50μΩ福州天宇
VD4≤60μΩ厦门ABB
VD4≤45μΩ厦门ABB
VD4/P 12.12.32≤46 μΩ厦门ABB
VD4/P12.12.32≤46μΩ厦门ABB
VD4M1231-3110~13μΩ厦门ABB
VED4-12≤50μΩ江苏东源
VEP12T1225D22P21W≤45μΩ安徽意通厦门华电联合
VEP12T1225D22P21W≤50μΩ厦门华电
VEP40T1225D22P30G<50μΩ厦门华电
VN1-40.5(不含触臂1250A)≤40宁波库柏
VN1-40.5(不含触臂1600A)≤35宁波库柏
VN1-40.5(不含触臂2000A)≤25宁波库柏
VN1-40.5(不含触臂2500A)≤20宁波库柏
VN1-40.5(含触臂1250A)≤55宁波库柏
VN1-40.5(含触臂1600A)≤50宁波库柏
VN1-40.5(含触臂2000A)≤35宁波库柏
VN1-40.5(含触臂2500A)≤30宁波库柏
VN1-40.5E≤40μΩ、≤50μΩ库珀(宁波)
VS1-12/1250-25≤65μΩ华仪电气
VYG-12/1250-25≤30μΩ北海银河
ZN□-35/1250-31.5≤25μΩ北京
ZN□-35/1600-31.5≤25μΩ北京
ZN□-35/2000-31.5≤25μΩ北京
ZN23A-40.5≤45μΩ浙江纪元
ZN28A-10(普通)≤40μΩ宁波耐吉
ZN28A-12Q/1250≤30μΩ广东顺德
ZN28A-12Q/3150≤30μΩ广东顺德
ZN72-40.5≤30μΩ江苏东源
ZN72-40.5(A)/T1250-25≤80μΩ江苏东源
ZN72-40.5E≤48μΩ江苏东源
ZN85B-40.5≤55μΩ北京北开
SF6断路器
3AP1F1(30±4)μΩ西门子(杭州)
3AP1-F133±5μΩ西门子(杭州)
3AP1FG-14525±4μΩ西门子(杭州)
3AP1FI-25233±5μΩ西门子(杭州)
FXT12F≤50μΩ德国
FXT-14F≤56μΩ德国
GL312≤50μΩ苏州ALSTOM
GL-312≤45μΩ苏州阿尔斯通
GL312F1≤48±8μΩALSTOM
GL312-F1/4031P≤45μΩ苏州阿尔斯通
GL314≤48μΩALSTOM
GL314≤50μΩ苏州阿海珐
LN2-35(Ⅰ型)≤40μΩ湖北
LN2-35(Ⅱ型Ⅲ型)≤35μΩ湖北
LTB245E1≤45μΩ北京ABB
LW14-110≤30μΩ西安高压开关厂
LW15-220≤42μΩ西安高压开关厂
LW16-35附CT≤55μΩ江苏如皋
LW16-35/1600-25≤40μΩ江苏如皋
LW16-40.5普通≤40μΩ江苏如皋
LW16-40.5附CT≤55μΩ江苏如皋
LW25A-126≤45μΩ西安西电
LW25A-126≤45μΩ西安西电
LW30-252≤70μΩ山东泰开
LW35-126≤50μΩ河南平高
LW35-126W≤45μΩ、≤50μΩ河南平高
LW35-72.5≤40μΩ河南平高
LW36-126(W)/T3150-40≤35μΩ江苏省如高
LW36-126W/T3150-40≤35μΩ江苏如高
LW40-40.5≤180μΩ山东鲁泰
LW8-35≤180μΩ、≤100μΩ山东泰开
LW8-35(罐式1600A)≤180泰安鲁泰
LW8-35(罐式2000A)≤120泰安鲁泰
LW8-35(罐式2500A)≤100泰安鲁泰
LW8-35(支柱式1600A)≤150泰安鲁泰
LW8-35(支柱式2000A)≤120泰安鲁泰
LW8-35(支柱式2500A)≤100泰安鲁泰
LW8-35A≤120μΩ泰安高压开关厂
LW8-35A(1600A)≤120泰安鲁泰
LW8-35A(2000A)≤100泰安鲁泰
LW8-35A(2500A)≤80泰安鲁泰
S1-145f1≤45μΩALSTOM